生物顆粒是一種近幾年火起來的新型燃料材質。不污染環境又環保。是非常經濟適用的新型能源。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。下面我們詳細看一看。
生物顆粒是指有機物中除化石燃料外的所有來源于動、植物可再生的物質。生物質資源主要包括農作物秸桿、薪柴、禽畜糞便、工業有機廢水廢渣、城市垃圾、蔗渣、水生生物和油料作物等,而其中農作物秸桿、薪柴和農林加工剩余物等分布較廣、資源量大、便于加工利用。據有關統計數據,我國水稻、玉米、小麥和棉花等農作物秸稈年產總量6.04億噸,其中約有15%即0.91億噸被用來直接還田造肥,25%即1.51億噸被作為飼料,9%即0.54億噸被用做工業原料,除此之外,約51%即3.08億噸可以作為能源用途,其中已有1.9億噸被農民在爐灶內直接燃燒用來炊事和采暖,其余約1.18億噸則被廢棄在田間地頭或在田間直接焚燒,不僅浪費資源,也污染環境。
使用生物顆粒燃料,首先從大的方面是從環保上,比較環保,比起用煤是比較環保的;第二塊主要是減工降本,從減工降本這方面,我們用煤,一個人(只能)管理三個烤房,但是我們用生物顆粒燃料,一個人可以管理六到十個烤房的烘烤,無形中我們(用)工這塊就降下來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人類對化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,但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。因此,尋找一種可再生的替代能源,減少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,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。生物質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,其消耗量僅次于石油、煤炭和天然氣,居第4位。生物質能具有可再生和環境友好的雙重屬性,近年來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。我國的生物顆粒資源十分豐富,每年農業廢棄物的產量約7.15億t,其中農作物秸稈占70%。但我國大多數農民仍以直接燃燒的方式利用秸稈、薪柴等資源,秸稈的揮發分含量較高,燃燒時會因助燃空氣不足而形成黑煙,既浪費資源,又污染環境,嚴重損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。